全球半导体市场迈向繁荣,长鑫科技IPO激活中国DRAM产业链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IT新闻频道】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590亿美元,比2024年5月的492亿美元增长19.8%。其中,中国作为全球*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5月销售额同比增长达20.5%。这一增长可以归因于中国在电子产品制造和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张,以及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持续投资和政策支持。
S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Neuffer表示:“5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保持强劲,略高于上月的总销售额,远高于去年同期的销售额。全球芯片市场的增长继续受到美洲和亚太等地区强劲需求的推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加速崛起,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本助力逐步改写全球竞争格局。
全球半导体格局重塑,三巨头竞争态势分化
TrendForce*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DRAM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5G、AI及数据中心需求成为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巨头正加速退出DDR4市场,导致供需缺口扩大至17%,引发下游厂商积极备货。尽管DDR5逐步成为主流,但DDR4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仍不可替代,这为中国存储企业提供了约160亿美元的市场机遇。
一直以来,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中,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美光科技*新财报亮出93亿美元季度营收、同比大增36.6%的成绩单时,三星DS部门却遭遇营收环比下滑的窘境。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折射出全球DRAM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而事实上,三巨头合计市场份额已经出现收缩迹象,行业竞争结构松动,国产厂商正在追赶。
本土龙头乘势而起,资本助力国产存储生态突围
7月7日,身处变局的长鑫科技启动A股IPO进程可谓是恰逢其时。DRAM芯片具有大宗商品属性,市场规模巨大,而中国作为全球*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和消费国,对DRAM芯片的需求极为旺盛。长鑫科技凭借本土化优势,能够快速响应国内市场需求,在供应链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下,长鑫科技的上市将为国内半导体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当前,长鑫科技的产品矩阵已全面覆盖移动终端、电脑、服务器、虚拟现实和物联网等领域,并与众多国内一线品牌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如相关产品已经进入小米等国内主流手机厂商的供应链。得益于国内智能手机和PC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特点,头部厂商的大规模采购也为长鑫科技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随着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长鑫科技有望在未来实现营收的持续增长。
面对存储行业动辄百亿级的资本竞赛,长鑫科技选择此时冲刺IPO被业界视为关键一跃。
鉴于其所处行业及采用的IDM模式均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的特性,持续资金支持对技术研发与业务成长至关重要。上市融资是长鑫科技获取长期发展资源的关键途径,此举不仅提升自身竞争力,预期也将带动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
以长鑫科技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及供应链优势,逐步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随着行业生态的不断完善,中国半导体产业有望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动全球半导体市场迈向更加多元、均衡的发展新阶段。
类型:广告最新资讯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