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消费性技术将往哪些方面发展?
- +1 你赞过了
【Yesky新闻频道消息】从网友的评论来看,今年的春晚并没有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其中的机器人舞蹈表演确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相信许多人在看完这个节目之后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机器人技术会走进千家万户么?未来的消费性技术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外媒Android Authority对2016年消费技术的走向预测。
2016年消费性技术将往哪些方面发展?
智能家居领域小步向前
“物联网”如今已经不算是一个新词了,现在有很多科技公司都在布局各自的物联网战略,相当一部分的智能手机OEM或者配件厂商至少都推出了一款物联网产品。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报告,2016年可连接型(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64亿台,同比增长30%,而2020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208亿台,物联网的活力可见一斑。
2016年消费性技术将往哪些方面发展?
当然,从Gartner公布的报告可以看出,2016年并非是物联网的爆发之年,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仍将是许多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另外,在物联网领域已经建立起了相应的标准,比如Google Weave,Project Brillo以及Apple HomeKit,整个行业将变得规范统一,而不是碎片化。
虚拟现实(VR)技术将成为主流
2016年将是VR技术爆发的元年。今年多家科技公司都将推出各自的VR设备,比如Oculus Rift和HTC Vive Pre。值得一提的是,HTC在智能手机业务衰落后更是表示将更加重视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欲借鉴当年发展智能手机的经验来让推广VR技术。尽管HTC在VR方面的研究时间不及Oculus,但在这一技术的发展初期HTC仍然是一个重要竞争者。
2016年消费性技术将往哪些方面发展?
当然,Oculus Rift和HTC Vive Pre都属于高端VR平台,其价格并不亲民,这将普及产生很大的阻碍。不过好在市面上仍然有相对于廉价的VR设备,比如三星Gear VR以及谷歌的Cardboard。Gear VR是一款入门级虚拟现实设备,填补了低端Cardboard到高端Oculus Rift之间的空挡。而就谷歌的Cardboard而言,据最新数据显示,自2014年推出以来其出货量已经超过了500万台,可见消费者对虚拟现实的热衷程度是有多么的强烈。
可穿戴设备将不再小众
可穿戴设备实际上已经发展了有几年了,不过直到去年才真正火起来。除了有更多的厂商加入进来之外,谷歌智能手表操作系统Android Wear的成熟也是一大重要原因。其不仅能实现消息通知,驾驶导航等实用功能,而且还能外观还十分漂亮,可作为一件时尚装饰品。另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第二批智能手表更是配备了容量更大的电池,分辨率更高的显示屏,而且外观还更加时尚。
2016年消费性技术将往哪些方面发展?
照这样的节奏,2016第三批可穿戴设备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丰富的特性,华为,LG,摩托罗拉以及HTC预计将在今年推出可穿戴设备新品。当然,还有苹果第二代Apple Watch。
移动支付的继续扩张
2015年移动支付取得了重大发展,各种移动支付服务层出不穷,比如Android Pay,Samsung Pay以及Apple Pay。2015年9月谷歌正式推出了Android Pay移动支付服务,取代了此前预装的Google Wallet服务,不过遗憾的是目前有许多银行和零售商并不支持Android Pay。
2016年消费性技术将往哪些方面发展?
三星也在去年上线了Samsung Pay移动支付服务,和Android Pay不同的是,凭借独特的磁性安全传输技术,该服务不仅兼容NFC终端,而且还支持传统的刷卡终端。
Apple Pay的交易实行方式同Android Pay大同小异,最大的不同则是该服务仅仅支持带NFC功能的iPhone。
正如前面提到的,移动支付普及的最大障碍仍然是银行和零售商的支持,如果彻底打通这两个关节,移动支付服务商就能与商家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比如推出专属优惠券,会员服务等,这样便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当然,另外需要攻克的难点还在于要尽量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并且提升服务的安全性。
移动安全技术的进一步探索
2015年,Android上影响超10亿台设备的“Stagefright”漏洞震动了整个行业。不少厂商都承诺将定时发布系统安全更新, 而在2016年还将有更多的厂商加入。
2016年消费性技术将往哪些方面发展?
除了软件层面外,硬件层面是的安全加强也是一大趋势。比如谷歌最新发布的Android 6.0系统就原生支持更安全的指纹识别技术。2015年各大厂商推出的旗舰手机都加入了该特性,比如谷歌,三星,LG等等。而在2016年指纹识别有望进一步普及,同时更为先进的生物认证技术也将成为新的热点。
总之,随着生物认证技术的发展,移动安全不仅将更加靠谱,同时也将提升用户访问数据的效率。
<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