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厂家宣传 告诉你万象分区和真实分区到底怎么选?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IT新闻频道】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电视时会接触到“背光分区”这个技术名词。其不仅与电视的显示效果密切相关,还与电视价格成正比,比如2000背光分区的电视就比1000分区的要贵好几千元。然而,近期又有网友发现:某些厂家和评测博主在宣传“万象分区”这个概念,声称有“万象分区”的电视比真实分区的电视画质更好,让大家在选购时产生了迷糊。
那么,到底“万象分区”电视更值得买,还是真实分区电视更值得买?小编可以先给出结论,如果相同价格和相同的分区数量,那么“万象分区”电视值得考虑;但是如果同样价格,万象分区电视的分区数量比真实分区的电视少很多,那就没得说,肯定还是应该选择真实分区电视。毕竟分区数量是硬指标,与电视成本成正比,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咱们老百姓还是能搞明白的。
下面小编就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些概念。
首先来讲讲显示技术的前世今生。以笔者家里的“平板电视”为例,从遥远的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时代开始,就是各有优劣。虽然液晶电视依靠自身高分辨率和成本赢了等离子电视,但是从液晶电视诞生之初的明暗之间无法泾渭分明的“光晕”问题,就算是发展到现在Mini LED时代,却是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像以前的等离子电视、现在的OLED电视,因为是像素点的自发光原理,画面的明暗,在显示黑色画面时,直接关闭像素点即可,能够显示真正的黑色,可以说都是像素级的精细控制,所以在显示“黑”这方面,赢在了先天优势。
而传统液晶电视的LCD面板屏幕只有一个背光或者是很少的背光分区,显示黑色的时候,只能是用黑色块去遮盖高亮的背光,漏光无法避免;而Mini LED电视相对于传统电视,通过大量使用尺寸更小的LED芯片,实现更多的屏幕背光分区,在显示黑色时,只需要把黑色部分的背光关掉就能很好的显示黑色了。
但在明暗交界的地方,特别是曲线边界,其实是由一个个方形的背光分区组合而成,背光分区越小,曲线就越圆滑,边界就越清晰,也就是所谓的“光晕”越小。Mini LED的背光分区就和我们照相机一样,背光分区(类似于相机的像素)越多,显示质量就越好,这样就很好理解Mini LED电视的背光分区为什么是越多越好。
但Mini LED电视更多的背光分区,往往就意味着更高生产成本和更高的开发难度,所以就有很多企业开始优化低背光分区面板,来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和更低的成本。比如说更好的聚光透镜来更精准的控制光线方向、更低的OD值(背光到扩散板的距离)等等,还有就是用更好的算法,达到更多的亮度控制级数来改善这个“光晕”效果。
有一说一,这些优化技术,比如TCL的“万象分区”技术,的的确确都是能够有效帮助低背光分区Mini LED电视减弱“光晕”现象,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不过如果说用了这些技术的低背光分区Mini LED电视用了这些技术就能像令狐冲学会独孤九剑一样,能够一下子越级成长,变身“*高手”的话,我感觉是有些言过其实了。
就好像摄影界,有个“底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意思是相机的感光芯片的面积越大,相机越优秀。有时候就算是*新几亿像素的手机,画质也不如几千万像素的老相机。物理层面上的限制,往往都是很难去突破去超越的。
如果两台电视机,都是1000真实背光分区,那么有新技术的那一台,在抗“光晕”效果上,肯定是要超越没有改进过的那台。但要是1000“万象分区”和1500真实分区相比,那毫无疑问,肯定比不过,毕竟纸面差距是真实存在的,即便厂商再怎么优化算法,也没法超越物理极限。
简单点来讲,厂家用再多的宣传话术,起再漂亮的名字,也解决不了需要花高成本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低成本的1000分区“万象分区”必然打不过实实在在高成本的1500分区“真实分区”。所以说,堆料是物质基础,优化则是锦上添花,万象分区虽好,但是不能过于神话,大家在实际选购方面,价格相同的情况,还是要优先关注实际数值,选择买真实分区多的电视。
类型:广告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