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风口 下一头飞起来的"猪"会是哪只?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IT新闻频道】“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雷军的这一金句名言不断在市场上得到应验。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自共享单车火了之后,各种以共享之名的创业项目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毫无疑问的是,站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上,共享单车飞起来了。然而,趋之若鹜的共享创业项目看起来澎湃汹涌,实则多为噱头。共享经济的下一站究竟在哪里?
从共享单车热看共享市场逻辑
从去年开始,共享单车可谓是一路狂奔,引得各路资本狂欢。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为止,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共享单车领域的融资金额已超70亿元。不得不说,共享单车可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疯狂吸金器。
而纵观当下,共享单车依旧鹤立鸡群,成为共享创业领域最大的标杆和赢家。虽诸多共享创业项目层出不穷,却依旧不及共享单车势头的零星半点。
那么,我们也许不禁要问,为何共享经济独独成全和火了共享单车?
从共享单车产品的角度,我们将试图作出一些总结。
单车曾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人们非常重要的出行代步工具,甚至中国一度还称作是“自行车的王国”。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摩托车和汽车的普及,自行车似乎正在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但,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这样的时代彷佛又回来了。
如今,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中,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早已成为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这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里的单车,用户只需在手机上安装app,即可扫码使用。没有固定停车点,用完即走,价格低、无需担忧丢失和维修的问题等等,共享单车一夜之间,火了。
当我们抛开互联网、支付等技术成熟因素的推动去看共享单车的发迹史,总结共享单车为何能成为“爆款”,发现有几点是不容忽视的:
一是产品特性方面。单车是一个低频使用工具,针对的是刚需出行问题,这意味着共享的市场空间的巨大。并且,由于其本身带有极强的自媒体属性(在满大街慢来跑去的自行车,本就是一个移动的广告),在获客方面有着天然优势。
二是亲民的价格。1元钱每小时甚至0.5元每小时的收费,基本与公共交通无异。此外其押金也远低于购买成本(购买一辆单车的成本并不低),且使用门槛低,切实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三是与颠覆传统的使用体验。原先用户自己购买一辆单车,经常面临着被盗以及维修等问题,而共享单车则完全释放了这种心理负担。随时随地用车还车也给出行带来便利,提高了生活效率。
四是政府的支持。共享单车是典型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兼具的创业项目。其代表的绿色环保出行理念,与政府倡导一致,同时共享单车也一定程上缓解了城市公共交通压力,切实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很容易得到政府支持。
反观市场,无论是共享充电宝还是共享雨伞等等,或多或少以上四点中有着巨大短板。比如共享雨伞,市场需求到底有多大还存疑,其押金已基本可让用户再重新购买一把,用户有何理由大费周章下载app租用?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的共享大都采取了B2C模式,采取以租代售的形式进行发展。因此,大多数时候,共享也基本可称为共享租赁。
由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出疑问和思考:共享经济的下一站最有可能在哪里?
共享经济下一站:共享手机?
共享单车的强势崛起一定意义上给了其它行业一些参考。从共享单车的发展逻辑来看,我们也许可以推测,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共享经济风口的,是共享租赁手机。
为何这样说?
首先,在市场需求方面,作为刚需产品,如今智能手机已是人手一部甚至更多。但智能手机客单价高,并且产品更新换代频繁,这导致用户需要花费大量成本不断更换新手机。这无疑给用户增添了经济负担。对于那些经济实力不足,又想追求新款、紧跟潮流的消费者,共享租赁手机将极大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在政府支持方面,共享手机租赁天生就带有的环保色彩也将为其赢得政府支持。数据显示,中国大约有3-4亿部被淘汰的手机,这意味着大量的消费电子垃圾将产生。如若共享手机,将大大减少消费电子垃圾的产生,让资源利用更高效。就如同共享单车一样,共享手机同样具有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双重属性。
而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共享租赁也是其让产品触达更多用户的一种方式。如今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竞争仍然激烈,在竞争越来越同质化的大环境下,手机厂商可通过与共享租赁平台的合作,将自己的产品进行的分发,同时还可使厂商存货进行流动,减少库存成本。
虽然共享手机确实有诸多好处,但仍然无法忽视的一个现实是,智能手机作为一个具有个人隐私属性的一件物品,用户在选择共享时会有更多顾虑。这也要求共享手机租赁平台在维护用户隐私安全方面有着为深厚的技术实力。
但无论如何,共享经济已是大势所趋。在经历了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等的狂轰滥炸之后,共享的消费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
事实上,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和韩国,手机租赁业务已非常普遍。日本的大型连锁电子卖场,不仅提供手机的销售和运营商放号服务,还提供租手机服务。消费者看到某一款机型想拿回去体验,就可以办理手机租赁业务。在国内当下共享经济与共享理念的大范围熏陶下,不难预见,国内共享手机租赁的兴起已势在必行。
共享租赁平台“鱿鱼”或抢占风口
手机租赁前景巨大,其中也不乏巨头入局。早前,支付宝和京东均已推出相关服务。但二者的租赁模式与传统的租赁模式并无二异。
以京东在今年2月份推出的京东保租服务为例。在京东保租平台上,手机租赁以年为单位起租,租金按月租每月支付,未来可租转售。从其月租价格以及租赁模式来看,京东保租与分期购买的逻辑基本没有差别。按租金来算,一个iphone只需租满两年即可抵扣成本。本质上,京东保租的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卖货。
而在共享理念席卷一切的当下,如果将共享理念融入手机租赁,会是怎样一种效果?
事实上,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正在尝试共享手机,例如鱿鱼、机蜜、享换机等。以共享租赁平台“鱿鱼”为例,看当下共享手机租赁是怎样一个玩法。
“鱿鱼”是一个以共享iphone手机为切入点,为用户提供中高端电子产品共享服务的平台。其平台于今年5月份上线,同时推出首月免单、iphone1元起租的服务,吸引了诸多用户关注和尝试。
事实上,鱿鱼的共享模式也非常简单。用户在鱿鱼平台上租赁共享手机,平台通过快递将手机寄送到用户手中,租金按日计算,可随时借随时还。另外,非常重要的是,用户无需担心任何碎屏、磨损、维修等问题,平台全程免费提供维修和更换。甚至若用户在使用共享手机期间,手机被偷盗也无需担责。
此外,与许多共享租赁平台一样,鱿鱼采取了引入芝麻信用作为信用参考,并且接入蚂蚁花呗做押金抵扣的风控体系。如此,即减轻了用户的资金压力,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这一系列的设计将为打造最好的用户体验建立基础。
回过头来看,以共享iphone手机为切入点最大的好处就在于,iphone手机对于很大一部分人群来说本身就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对于那些无法承受iphone手机高昂的价格,但却又渴望拥有一部iphone手机的人们来说,iphone手机每天低至1元的租金无疑是笼络这类用户群体的最有效法宝。
足够吸人眼球的“爆点”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基础,现阶段鱿鱼的核心在于促进用户数量的增长。基本上,对于所有共享创业企业来说,用户规模决定生死。
建立在用户规模基础之上,鱿鱼真正的野心还在于其要做成一个智能硬件分发平台。众所周知,对于智能硬件厂商而言,如何能让新产品快速触达用户,获得用户反馈是其难点。而对于用户来说,智能硬件产品价格高、购买难、无试用、迭代快等一系列问题也都是都是用户用户痛点。鱿鱼则期望通过平台,能够将二者对接起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目前,鱿鱼平台上除手机之外,还有平板、电脑、智能产品等诸多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可申请共享租赁服务。
事实上,当我们把共享单车与鱿鱼平台正在实践的共享手机甚至共享智能硬件产品理想放在一起思考,不难发现,其实二者有许许多多的相通之处。例如创业与公益相结合、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兼具等等,它们推动的是整个产业以及社会前进,而不再单单是一个商业或者一桩生意。
对于刚刚起步的鱿鱼来说,前路漫长是可以预见的。但值得肯定的是,以共享iphone手机为切入点,初步构建了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服务模式,在还刚刚兴起的共享手机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和壁垒。
接下来,一场烧钱教育市场、获取用户的战役不可避免。这个行业能重现共享单车的疯狂吗?拭目以待。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